欢迎来到辽宁家居商务网!

辽宁家居商务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协会工作 >

从古代家具探究人体工程学的起源

发布时间:2011-08-08 10:06

 

从古代家具探究人体工程学的起源

公元前一世纪罗马建筑师Vitruvian从建筑学的角度对人体尺度作了全面的论述,他从人体各部位的关系中,发现人体基本上以肚脐为中心。人体测量学是通过测量人体各部位尺寸来确定个人之间在人体尺寸上的差别的一门科学。测量出来的尺寸可以作为满足人需求的产品设计的尺寸参考。古代家具设计虽没有像现代一样科学系统自觉的运用人体测量学的功能,但某些方面仍可以认定为人体测量学的运用。战国时期家居习俗为“席地而坐”,即“跽坐”,跽坐时两膝着地,以臀部靠住脚跟,上身挺直,以示庄重,所以人们的视线和身体所及的高度以及器物的装饰面都决定了漆案,漆几等家具为低型家具。漆案,漆几的比例尺度是比较科学合理的。如案面高度多在10厘米--20厘米之间。漆几的高度一般在30厘米--40厘米之间,可适宜于人们“隐几而坐”。马王堆汉墓漆器家具功能设计特点是按照当时人的起居习惯合理设计,其用尺寸是经过计算而设计的,食案仅有2厘米高的短足,便于人们托盘送食利于放置,案面四沿还有2.3厘米高起的拦水线,防止食物汤水外溢,产品尺寸功能设计符合人们的使用要求。



    人体的生理结构包括神经系统,运动系统等八大系统。研究人体系统组成部分的生理功能的最佳发挥及舒适尺度并将其运用到产品中,可以使人体自身从生理上获得舒适的感受。古代的器具中制造中很多考虑了人体运动系统和人体力学,力求人们能够减少疲劳,消耗更小的体力。尽管并不是自觉系统的形成一套体系,但很多器具如家具等已出现了此方面的端倪。公元前6实际的希腊家具与同时期的埃及家具一样,都来用严格的长方形结构,同样具有狮爪或牛蹄的腿。平直的椅背,椅坐等。到公元前5世纪希腊家具开始呈现出新的造型趋向。这时的坐椅形式已经变得更加自由活泼,椅背不是僵直的,而由优美的曲线构成,使人坐得更舒服。明代家具设计中已能够自觉的体现人体工程学的内容。如明代的靠背椅的背倾角和曲线则是工匠根据人体特点设计的。人体脊柱的侧面,在自然状态时呈“S”形。明代匠师根据这一特点,将靠背做成与脊柱相适应的“S”形曲线;并根据人体休息时的必要后倾度,使靠背具有近于100度的背倾角。这样处理的结果,人坐椅上,后背与椅子靠背有较大的接触面,肌肉就得到充分的休息,因而产生舒适感,坐不易感到疲乏。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从广义上看,心理学可以作为背景知识,设计和改善人与物,人与环境,人与人的关系。设计可以从人们日常的知觉感受,认知感受,情绪感受出发,分析各种审美需要。设计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意味着设计的产品应当适应人操作的生理和心理特性。古代的家具设计中很多体现了当时人类不同情感的需求。通过家具上了装饰图案,色彩,材料的不同搭配,使得使用者产生共鸣的心理感受。例如商代的家具是我国古代家具的初级时期,其造型纹饰原始,质朴,浑厚。特别是青铜器家具除了使用功能之外,更多是体现了当时人们对自然认识和意识形态领域中浓厚的迷信鬼神概念。家具上的饕餮纹和龙纹突出表现的是一种神秘威吓中的敬畏,恐惧,残酷和凶狠感,这些主要是为了服从祭祀的要求,从而达到精神统治的目的。随后战国时期的楚国,在制作家具过程中,工艺家们往往善于运用当时人们的情感和欣赏习惯,运用楚民族历史发展中长期形成的各种艺术表现手法所体现的审美内容,来反映社会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面貌,以及人们的思想倾向。上述例子体现了古人在家具设计中很早就开始注重通过家具来体现人的情感,达到人的各种需要。虽然不能象现代工业设计那样系统完整的将心理学知识运用到设计中,但毕竟已出现了萌芽。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