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家具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与思考(二) 宫艺兵 王丽莹
二、国外家具典型的教育模式 通过阅读彭亮老师的关于家具教育方面的文章,了解到国外家具教育培养人才的模式,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以学生为中心、团队化的工作学习模式 国外家具专业课室很多是教授指导下的设计工作室制形式,每人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工作学习单元,学生在自己独立工作单元进行大量的草图创意设计。除了设计理论课、公共课在多媒体电教室外,学生都是在工作室和工厂车间进行以设计实践为主的教学和训练,车间成为最主要的教学场。在教学与培训方法上改变了传统艺术家个体手工劳动的工作方式,把艺术设计与工业企业相结合,学生、教师与工程师、工人、销售人员相结合,形成了现代的团队合作工作方式。二年级到四年级学生开始分专业学习,高年级学生要广泛地参与社会企业的设计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小组团队式的“工作班子”,去解决完成不同的设计项目,这种小组团队的工作学习方式,后来成为欧美设计院校中流行的学习模式。 2)大平台模块式的课程体系 国外大学在设计教学课程结构的设置、创新与优化方面非常有特色,从大学一年级的设计基础课程,到大学高年级的设计项目课程,一直到研究生的设计课程,都形成了一整套的设计教育课程体系。 在专业设置上,淡化专业,拓宽基础,以学分制为龙头,以模块课程为框架,融中西文化于一体,推行双语教育,既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又注重最新科技知识,尤其是强化设计实践,培养具有综合创新能力的本土设计人才。 在课程内容方面,将最新的科技、文化、艺术、经济、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整合,以建筑学、工业设计基础,进行家具设计领域的研究和实践,除了注重于传统手工艺家具的制造之外,更加注重现代生活方式、环境变化、社会进步对家具设计、家具材料、家具工艺和家具理论以及家具功能带来的影响。 3)设计与制造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 国外家具设计专业都非常重视设计与制造的关系,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原创家具设计能力,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调工艺与美术、传统与创新、美学与功能的统一。所有的家具设计都要经过“从手工草图创意→计算机辅助设计→比例模型制作→实物样板制造”的一个系统的完整设计作业流程来进行。大量的设计在制造的流程中被不断的进行人体工学的测试、材料的试验、生产工艺的改进和结构细节的推敲。 国外家具设计专业教师大量的上课时间是“一对一”的辅导和小组式的讨论与交流,注重实践、鼓励创新,是启发式、讨论式、动手实操式的教学方法。高年级设计作业都特别重视与社会、企业的实际设计课题结合起来。家具设计都与社会、企业的实际设计课题挂钩,鼓励学生走向社会。教师也在企业兼职和工作,形成一个开放式的办学体制。 4)传统手工艺技能与现代高新技术并重 传统手工艺与现代高科技同时并存,把艺术设计教育与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技术更加紧密的结合起来,确定了现代设计的系统化、模数化、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学科性质。非常重视信息技术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所有的艺术设计专业都有许多手工作坊,注重手工艺技能的训练,同时又配备最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作设备,学生既要掌握徒手草图的造型基本功、又要能把纸面设计制作成立体模型,更要能熟练掌握操作计算机设计软件。进行家具设计领域的研究和实践除了注重于传统手工艺家具的制造之外,更加注重现代生活方式、环境变化、社会进步对家具设计、家具材料、家具工艺和家具理论以及家具功能带来的影响。 5)注重综合层面的办学体系 在英国的高校中,所有的专业、所有的教学课堂和所有的学历层次都是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只要愿意学习,达到一定的学历层次和一定等级的职业证书,经过大学的入学资格审查后,都可以继续深造,形成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并行发展的教育体制,二者之间可以贯通。 每所大学与学院都非常注重办学的层次性,注重在职培训,在校学习与业余学习相结合,每一层次都有明确的学分要求和单元模块化的课程设计,层层递进,不断促进人才向高层次发展。同时又有非常灵活的学分制和证书、就业管理制度,学生可以读一年拿个职业证书去就业。又可以工作一段时间回来继续深造,交叉循环的学习与工作。国外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在很多方面对于我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以及我国艺术设计教育体制与国际化进一步接轨都具有很好的参照和借鉴作用。(未完待续) |